观察记录 万润
发布时间:2020/6/10 14:19:37 作者:学校管理员 浏览量:2664次
观 察 记 录 表
日 期 | 2020.6.16 | 观 察 者 | 万润 |
观察对象 | 曹雅萱 | 幼儿年龄 | 4岁11个月 |
第一次观察
时间:8:14——8:19 地点:益智区 | 观 察 记 录(配上照片) | 分 析 评 价 (结合指南) | |
曹雅萱将手中的多面平图放到了材料柜上,拿起了动物小火车放在了地上,用手把小动物放进车厢,放完3个小动物后又把小动物拿了出来放回框子里并把小火车放回了材料柜,到形状积木的桌子边坐了下来。她用左手将4个橙色正方形积木围合,接着拿了一个黄色六边形积木盖在了上面,然后拿了3个绿色的三角形积木并排的放在了最上面。放完了之后她拍了拍手,笑着说:“好了,南瓜。”
| 社会:(一)人际交往:目标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1.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 曹雅萱选择了益智区的形状拼图之后没有按照老师提供的样式拼,而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拼搭了一个南瓜。但是曹雅萱对每一个材料的操作时间都不长,这可能是曹雅萱的专注度欠佳,也有可能材料的玩法没有熟悉,没有操作材料的内在动力。 艺术:(二)表现与创造:目标2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4.能用绘画或手工制作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象的事物。 曹雅萱根据积木的形状和颜色将积木组合成一个南瓜,说明她的生活经验较丰富,并且能够运用现有的材料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事物。
| ||
第二次观察
时间: 8:50——8:53 地点:益智区
| 区域时间结束了,音乐响起小朋友们开始收区域材料,曹雅萱把多面拼图的材料放到了材料柜上,用右手食指开始点柜子上贴的点子标识,点完后继续用右手食指点材料框上的点子标识,都点完后她把五指张开掰了掰然后去拿图形连连看材料框。她把材料框装了一圈,又到柜子的空格看了一眼,接着就把图形连连看材料框放进了没有任何标识的空位中,放完用手摆了两下然后走开了。
| 分析评价: 科学:(二)数学认知:目标2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2.能通过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材料框上的点子标识是为了固定各材料框的摆放位置并便于幼儿收纳而设计的,每个相同数量的点子标识的排列方式不一样,幼儿需要通过对比数量来确定摆放的位置。曹雅萱能通过点数的方式来确定点子数量是否相同,说明数学认知能力已经达到中班年龄段的发展水平。 标识的设计还可以再增加难度,用不同的数的关系来表示,例如:相邻数、2和3合成的数等等。 | |
第三次观察
时间:10:38
地点: 民间游戏区
| 户外活动休息时间时,徐文博看见了地上有一个黑色小虫子在爬,徐文博立刻蹲过来用手指着说:“老师,虫子。”曹雅萱听到声音马上也蹲了过来说:“老师我知道,是小蛐蛐。”徐文博站起来抬起脚想要踩小虫子,曹雅萱立马大叫:“你干嘛!不要踩!它可以跳走的。”说完她用手去碰小蛐蛐,小蛐蛐跳走了,曹雅萱眼睛一直看着小蛐蛐。
| 社会:(一)人际交往。目标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5.不欺负弱小。 在发现小蛐蛐时曹雅萱表现出很开心的样子,当徐文博想要抬起脚去踩小蛐蛐时曹雅萱立刻就大声地制止了,说明曹雅萱很爱护小动物,也可以看出来爱护弱小、不欺负弱小。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可以去触碰的,这需要在后期开展活动告诉孩子:碰到了昆虫或小动物,我们不能去伤害它们,但是也尽量不要去触碰它们,以免对自己造成伤害。
| |
1.观察1名幼儿,每天观察三次,每次三分钟。运用白描的形式记录在真实情景中幼儿学习、探究等各方面的实际行为。(每次观察记录要配上照片)
2. 结合《指南》等内容,解读、评价幼儿的学习行为。发现幼儿惊喜的时刻,兴趣点和能力等。
CopyRight ©金坛尧塘实验幼儿园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尧塘街道南大街56号 电话:0519-82592085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