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82592208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文章
幼儿园里百花开

发布时间:2019/9/6 15:50:56 作者:学校管理员 浏览量:9956次

幼儿园里百花开

-------基于有效提高中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微课程建设

常州市金坛区尧塘镇中心幼儿园  严文娟 戴露红

【问题提示】幼儿园的科学活动是帮助幼儿认识周围世界,丰富社会经验,在促进幼儿发展中,激发幼儿学习、探索自然等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创造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幼儿园日常科学活动中,幼儿的好奇心常常因为枯燥的讲述、材料的不足而渐渐冷却。老师则过分关注幼儿的自主探索而缺乏指导,忽视了孩子探究能力的提升。找到许多花,观察研究花,花的特征,花的用途等成了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如何让花成为提升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媒介,我们生发的课程:发现角堇→寻找幼儿园里春天的花→-记录统计幼儿园里的花,→认识花的基本结构→给花儿分分类→文明采集鲜花→制作香皂

关键词:科学探究、儿童经验、课程生发

【案例】

一、话题缘起

一次集体活动《找找幼儿园的春天》,孩子们被南操场花坛里黄色的小花吸引了。

          

雨涵:哇,黄色的花真好看。

欣雨:有点像桂花的香味。

佳杭:它的花瓣圆圆的。

雨辰:12345,老师,老师,它有5片花瓣。

安欣:它是迎春花吗?

倾城:这个花像蝴蝶一样,迎春花像小喇叭。

幼儿行为:1.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角堇,并能用语言清楚的表达自己的发现。

2.幼儿能够熟练使用5以内的点数,并能说出总数。

3.幼儿对花朵有初步的探究兴趣。

分析解读:《指南》(一)科学探究目标一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幼儿在找春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盛开的小花,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二)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儿在观察中发现了角堇显著的外形特征。

策略跟进:1.用提问的方式促进幼儿去寻找更多的花。

2.准备一些简单的观察工具如放大镜,帮助幼儿观察。

3.和其他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幼儿园里的花以及自己的问题。

二、团体讨论

班级微课程幼儿团体讨论记录表

中班春天的花

年龄段:5

我已经知道的

我的问题是

我最感兴趣的是

春天到了,有许多花开放。这些花都是有香味的。春天有迎春花、油菜花。

 

花就是花瓣吗?

花都是香香的吗?

这些花都是一样的吗?春天到了,幼儿园到底有多少种花?

找一找幼儿园的花。

和花拍照片。

留住美丽的花。

班级微课程幼儿核心经验梳理表

项目

春天的花

班级:中班

时间: 2019年春学期

教师:严文娟 戴露红

幼儿可能的核心经验

健康

1.在采集过程中学习使用剪刀、小刀等工具。

2.了解花在生活中的用途。

语言

能完整、连贯讲述自己在找花过程中的发现。

社会

在采摘、制作过程中学习相互合作。

科学

1.在观察过程中,认识幼儿园里春天的花。

2.知道花的基本结构根据花的特征进行分类。

艺术

欣赏各种花,用多种形式表现春天的花。

 

跟进策略:1.根据幼儿的提问,教师引发幼儿思考解决的方法。

          2.指导幼儿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记录自己在观察花朵中的发现。

 

三、过程开展

故事一 找一找幼儿园里的花

孩子们沿着花坛往前走,发现了黄色和紫色的角堇。有的走到草丛里发现了野豌豆花。有的找到迎春花。

雨辰:角堇有三种颜色黄色、紫色还有白色。

欣雨:角堇闻起来香香的像桂花的味道。

安欣:迎春花很小,像个小喇叭。

佳和:紫色的野豌豆花好小哦!

   

  

 

我们还去小农庄、平衡区、种植园地和花果园找花。

佳杭:我在种植园地看到黄黄的油菜花。

佳和:萝卜花是白色的。

安欣:蚕豆的花像蝴蝶。

骏驰:我在平衡区找到桃花。

幼儿行为:1.幼儿在教师的提问下如:“你还在幼儿园哪里见到花的?这些花是什么样子的?”积极主动开始寻花活动。

2. 幼儿在观察中发现了花的基本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区别花。

3. 能用画画的形式进行记录。

分析解读:1.一科学探究目标2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能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不同和相同。如在观察中幼儿发现迎春花和连翘都是黄色,都生长在枝条上,但是迎春花有6片圆形花瓣,连翘有4片长条形花瓣。

          2.能通过简单的调查收集信息。幼儿用记录表的形式收集了花的颜色、花瓣数量、开花部位等信息。

跟进策略:1.在于幼儿分享交流时,对他们的发现赞赏。鼓励引导幼儿对找到的花进行比较观察和连续观察。(花开到花谢)

          2.引导幼儿在观察和探索的基础上,尝试进行简单的分类。如:根据花朵的颜色、花瓣数量、生长地等。

 

 

(一)统计表我们找到的花

 

幼儿行为:幼儿在幼儿找到花,在分享时都说自己找到的花最多。幼儿问:“老师,怎样才知道哪里的花最多呢?”

跟进策略:1.收集幼儿的统计表。制定总统计表。

         2.与幼儿共同统计花的数量及找到的地方,用图片呈现的方式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统计感念,在活动中学习比较数量的大小。

 

地点

种植

园地

3.19

操场

周围

3.19

花果园

 

3.22

平衡区

 

4.2

小农庄

 

3.19

自然角

 

3.22

合计

 

 

 

 

 

 

 

 

 

 

 

 

 

 

 

 

 

 

 


数量

5

5

3

2

2

2

19

 

小结:我们在幼儿园里找到19种花操场周围 5 种,种植园地5种,花果园3种,自然角 2 种。

 

故事二 花都一样吗?

我们找到了许多花,孩子们都说:“好多花呀,真漂亮!有黄的,白的,紫的,粉的。”除了颜色不一样,这些花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倾城:“花瓣数不一样。油菜花有4片花瓣,桃花有5片花瓣。”

佳杭:“玉兰花长在树上。油菜花长在青菜里。”

萱萱:“迎春花长在枝条上。梨花长在树上。”

我们来给这些花分分类。

 

 

 

 

 

我们和老师一起做的花朵分类表。

  

  

 

故事三  花的样子

小俊拿着玉兰花说:“玉兰花只有花瓣。”

倾城说:“还有花心。”

欣雨说:“玉兰花还有叶子。”

雨辰说:“老师,老师,这个黑黑的部分是花的什么呢?”

 

幼儿行为:幼儿已经关注到花不止有花瓣还有花心和叶子。可是对于花到底有哪些部分组成的又很迷惑。

分析解读:幼儿能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提出疑问,说明幼儿在探究过程中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迫切的想知道答案。通过观察班级中大部分幼儿不知道花的结构。

跟进策略:1.支持和鼓励幼儿积极动手动脑寻求问题如把花解剖,并有序摆放好。

2. 上网查询资料,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活动,帮助幼儿认识花的结构。

 

中班科学:花的样子

活动目标:

1. 能大胆的观察花朵,了解花是有花瓣、花萼、子房等部分组成。

2.能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进行简单的记录。

活动重点:了解花是有花瓣、花萼、子房等部分组成。

活动准备:

1.利用散步课前带孩子观察过各种花朵。
2.采集花朵,个数与人数相符。

3.记录表、笔、安全小刀。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师:我们昨天看到幼儿里有许多花开了。你能说说你见到的花的样子吗?
幼儿回答

小结:春天到了,幼儿园里开了各种颜色的花,有的花有香味,有的花没有味道。
二、认识花

(一)第一观察

1. 师:这些花到底长什么样呢?

2. 幼儿第一次观察桌子上的花,教师引导幼儿看花瓣、花蕊、花萼、花药等。

3. 师幼交流:说说你的发现。

(二)第二次观察

1. 出示花的解剖图。

师:这是花的样子。所有的花都是由花瓣、花萼、花托、花梗、雄蕊、雌蕊、子房组成。

1.幼儿说一说自己手中花的部分。

2.师:我们给花做个小手术。请你把花的组成部分摘下,有序地放在记录单上,并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记录它们的样子。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幼儿记录(鼓励幼儿解剖子房,观察其内部结构)。
三、结束部分。

1.幼儿交流自己看见的花的组成部分的样子。

2.幼儿把记录单放在科学区,供其他幼儿观察。

活动延伸:科学区:制作花的标本,学习用图画标注花的各个组成部分。

 

 

   

故事四 调查花在生活中的用途

佳杭:“昨天,我妈妈在家喝玫瑰花茶。”

嘉棋:“我奶奶还给我吃过鲜花饼。”

佳佳:“我的香皂是用花做的。”

佳和:“我妈妈有桂花香水。”

睿泽:“新娘子的车上也有花。”

 

幼儿行为:幼儿在生活已经有了鲜花的使用经验并用语言表述。

分析解读:鲜花在生活中的运用比较广泛,而幼儿的使用经验大多是生活经验且比较零散。

跟进策略:1.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讨论:花的用途。

2.绘制记录表引导幼儿记录花的用途。

3.张贴记录表,让幼儿了解花更多的用途。

花儿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呢?我们一起来说一说,画一画吧!

  

   

 

故事五:做手工皂

原来用花做的肥皂洗澡会让我们香喷喷的。我们也想做鲜花肥皂,说干就干。做肥皂需要哪些材料呢?

分析解读:幼儿对制作香皂有兴趣,但是不知道香皂的制作方法。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上网查资料和购买材料等建议说明通过活动能引发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

跟进策略:1.为幼儿提供制作采集的材料收集工具。

        2.解读示范香皂的制作流程。

        3.在制作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皂基形态的变化:固体—液体—固体。初步理解融化、凝固、冷却等概念。

我们的行动

老师帮我们在网上购买了皂基、杯子、模具、精油等材料。花可是要我们自己去摘的。

摘花需要的工具(剪刀、梯子、椅子、篓子)找来工具,我们就去摘花了。

 

工具表

 

 

我们采花喽!

  

 

制作手工皂

材料

 

 

 制作过程

 

 

四、成长与收获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学生自己获取的任何知识,他自己解决的任何问题,因为是经过自己的努力而做到的,所以比其他任何方法得到的知识更为扎实牢靠。”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自主观察、动手操作、大胆创新等各方面能力得到了一定提升。教师则理解了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的真正含义,追随幼儿的活动践行这“三者”。借助《指南》,我们再次梳理幼儿的五领域目标。

 

领域

目标

语言

愿意与同伴交谈有关“春天的花”话题。

能基本完整地讲述自己知道和关于花的新发现。

科学

能积极探索花的外形特征,生长习性,并乐在其中。

能根据观察结果对花尝试进行简单的分类。

艺术

能用绘画、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观察到的花。

社会

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

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想办法一起解决。

健康

通过采摘花、使用剪刀等发展手部精细动作。

 

 

幼儿新经验(网状图)

 

 

 

 

 

 

 

 

 

 

 

 

 

 

 

 

 

结束语: 这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幼儿园里每一朵花的盛开、每一颗草的变绿都给孩子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惊喜和发现,基于这样的资源背景下,孩子们开始了对花的探究历程,整个课程实施中一方面我们关注了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另一方面关注孩子们已有经验——新经验的衔接点,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孩子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同时,孩子的学习历程和学习品质发现、识别、回应、并记录下来,最大限度的支持孩子科学探究、数学统计、语言表达、图画表征、社会交往合作等能力的发展。

【案例评析】

这是一个基于主题背景下的以科学探究活动为主的微课程案例,从话题缘起--团体讨论--过程开展---分享交流四个环节来开展系列活动,通过教师预设和生成活动,涵盖语言、艺术、科学、社会等五领域的发展目标,孩子们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了解幼儿园花的名称、种类、花的结构、用途等,通过新旧经验网络图,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怎样用已有经验建构新经验,如何将未知经验转化为已有经验? 教师在这过程中怎样立足园本资源,基于幼儿经验,从幼儿当下的兴趣、需要出发,由小及大,由一点到多元,形成连续、灵活、渗透的呼应式课程。

(常州市金坛区尧塘中心幼儿园  骨干园长 史小霞)

 


CopyRight ©金坛尧塘实验幼儿园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尧塘街道南大街56号 电话:0519-82592085 苏ICP备06023074号